

- 活性炭系列
- 桃壳净水活性炭
- 酒行业用活性炭
- 椰壳载银活性炭
- 家用活性炭
- 空气净化活性炭
- 蜂窝活性炭,蜂窝状活性炭,耐水型蜂窝活
- 煤质颗粒活性炭
- 脱硫活性炭
- 球形活性炭
- 黄金吸附活性炭
- 果壳活性炭
- 活性炭生产厂家
- 椰壳活性炭
- 活性炭生产厂家
- 柱状活性炭
- 污水处理活性炭
- 净水活性炭
- 粉状活性炭
- 净水滤料系列
- 重质陶粒滤料
- 活性氧化铝
- 无烟煤滤料
- 石榴石滤料
- 鹅卵石|砾石
- 863彗星式纤维填料
- 离子交换树脂滤料
- 麦饭石
- 磁铁矿滤料
- 铁碳填料
- 陶粒滤料
- 焦炭滤料
- 稀土瓷砂
- 泡沫滤珠
- 金刚砂
- 硅胶干燥剂
- 硅藻土
- 火山石|火山石滤料|火山石价格|火山石
- 纤维球
- 活性氧化铝
- 海绵铁
- 分子筛
- 火山岩生物滤料
- 石英砂
- 沸石滤料
- 核桃壳滤料
- 锰砂滤料
- 净水药剂系列
- 聚合氯化铝铁
- 碱式氯化铝
- 铝酸钙粉
- 缓蚀阻垢剂
- 聚合氯化铝
- 洗煤专用聚丙烯酰胺|洗煤专用聚丙烯酰
-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 阴离子聚丙烯酸胺
- 七水硫酸锌
- 聚合硫酸铁
- 次氯酸钠
- 聚丙烯酰胺
- 硫酸亚铁
- 结晶氯化铝
- 聚合硫酸铝
- 片碱|氢氧化钠
- ★工业葡萄糖
- 磷酸二氢钠
- 磷酸氢二钠
- 液体聚合硫酸铁
- 非离子聚丙烯酰胺
龙达水处理公司浅谈:我国水处理剂与国外的差距,有什么办法可以
我国水处理剂的生产和应用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不同水处理领域发展的历史背景不同,因此对目前所体现的国内外差距不能一概而论。整体上看,由于我国水处理剂是70年代以后陆续投产的,这些产品除少数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外,大部分是剖析、仿制或依据国外专利研制的,再加上我国水处理剂工业发展历史较短,科研经费有限,因此具有基础薄弱、技术比较落后、整体水平不高的特点。按以下几方面分析国内外差距。
(1) 产量:
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水处理剂的产量很低。美国1997年各种水处理剂销售总额约为35.2亿美元。我国水处理剂的总产值与美国相差甚远。
(2) 品种:
循环冷却水处理剂:主要包括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及配套的预膜剂、清洗剂和消泡剂等。大类品种国内基本配套齐全,已能大量替代进口,并能部分出口。通过对不同年代3次大型技术引进(70年代13套大化肥装置、80年代的石油化工装置和80年代末的宝钢冶金装置的配套水处理技术)的及时消化和开发,大大缩短了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基本掌握了国外一些著名的水处理公司如美国的Nalco、Drew、Betz、日本的栗田、片山等公司的技术和配方特点。目前在品种上与国外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新型水溶性共聚物、新型膦羧酸、氧化型杀菌剂和含溴杀菌剂上。“八五”期间虽经努力开发了某些新品种,如AA-STA(丙烯酸-磺化苯乙烯共聚物)、AA-AMPS(丙烯酸-磺化丙烯酰胺共聚物)、膦羧酸(如PBTC、HPA)等,但多半未形成生产规模。
杀菌剂:如工业用水杀菌剂,目前我国投入生产用的仅液氯、季铵盐等少数品种,而国外近几年发展了有机硫季膦盐、噻唑膦等,目前不少水处理剂在乡镇企业生产,部分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品种单一,除聚丙烯酰胺外,只有聚丙烯酸钠和少量聚胺,聚丙烯酰胺的系列化水平很低。高分子量和超高分子量品种、低毒品种和阳离子品种(特别是粉末产品)远落后于国外。
从品种的总体看,我国已经具有配套的、系列化的水处理剂品种,各个类别国外有的,国内基本也有。但值得指出的是,国外上述品种很多是系列产品,有很多专用的品种,而我国一般只有1~2种。
(3) 质量:
我国的水处理剂约80%是由乡镇企业生产的。经过长期发展,出现一批在生产技术及设备、生产规模及管理上达到相当水平的优秀企业,但从整体看,随着乡镇企业潜力的枯竭,管理的滑坡,有不少企业的产品质量有待提高。从全行业看,各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致使整体质量欠佳。
但以国内先进水平而论,则情况有所不同。循环冷却水处理剂,就国内某些主要生产厂家来说,其生产技术水平虽不能与国外先进水平全面相比,但其产品质量与国外相差不很大,有的品种质量与国外产品完全相当或超过国外产品,打入了国外市场。我国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除品种少外,在分子量、毒性和速溶性等方面也体现了质量上的差距,这些差距在水处理剂中还是很突出的。
(4) 应用与技术服务:
水处理技术应用面不够广,中小型企业应用较少。如冷却水,不少企业至今仍采用直流式,耗水量普遍高于国外的水平。并且,水的重复使用率低,如我国目前城市用水的重复使用率为45%左右,而美国1985年即达75%,日本则为82.5%。
国内各生产厂现都有自己的技术服务队伍,针对用户的水质、材质、工艺,提供应用配方、适用药剂和使用方法。许多大的用户,如石化厂、大化肥厂也有自己的水处理队伍和仪器设备,并在技术服务方面,尤其对冷却水处理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目前的问题是,技术服务的对象和内容尚有局限性,一是在行业方面,如对电力、洗煤、造纸行业还缺乏经验;二是在污水处理方面,还不能满足各种污水处理的要求。
结论与对策:
1990年我国水处理剂行业组织正式成立,行业管理也列入了化工部的生产管理系列。这标志着精细化工的该领域已经由起步、开发、试生产、小规模推广正式进入了成长和发展的阶段。几年来,水处理剂的生产厂家、研究单位、推广单位积极投入市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进一步发展,水处理剂行业会有一个长足的甚至是突破性的进展。但是面对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恢复和知识产权公约的签订,外国水处理公司将加强对国内市场的开拓,面对历史赋予水处理剂行业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握目前的有利时机,使水处理剂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需要领导者保持清醒的头脑,使决策更加科学化。
研究水处理剂的战略发展离不开当前国民经济运行的新特点,尤其不能忽视我国短缺经济已经在大多数领域基本结束,部分行业出现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在水处理剂这样的竞争性行业,短缺经济已经结束的特点更为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将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解决好“退出”和“集中”两个问题,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分清哪些是国家和政府应该干的,哪些是通过市场规律应由企业办的。只有这样,国家才能集中精力和财力办好为数不多的事情。从这个观点出发,建议:
①水处理剂的科技开发已经与市场充分接轨,绝大部分的研究课题都是从市场出发,成果有自己的市场,也有可观的效益,大部分研究单位都有能力自筹资金进行开发研究。因此,国家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并不需要增大投资力度。
②目前国内水处理剂的生产能力已大于市场需求,因此,国家也不宜在这方面进行投资。
③水处理剂的研究方向主要应是改进老工艺,以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减少自身生产的污染;根据用户需要,研究无磷或少磷的水处理配方;研究可以进行计算机控制的能在线测定浓度的水处理剂及其应用技术;研究苛刻条件下有特殊要求的水处理剂;研究海水代用淡水作冷却水的水处理剂;研究天然或半天然及生物絮凝剂。此外,不宜在水处理剂品种上作过多或无用的开发,在水处理剂品种已基本配套并满足市场要求的情况下,多一个品种或少一个品种对水处理行业并无大碍。国家应在计算机控制的能在线测定浓度的水处理剂及其应用技术、海水利用及生物絮凝剂3个方面加以资助。
④水处理剂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推广速度跟不上形势需求。不管在行业上还是在工厂数目上,都还没有全面推广,需要加大推广力度,应在法规法制的制订、完善和贯彻上下功夫,也应该在行政上加以引导和干预。在利用经济杠杆方面,如提高水价、限期治理,国家都已或将要采取措施,相信会有一定作用。在每个领域、每个行业都应大力加强宣传和推广力度。化肥行业这几年推广两水闭路循环,有很大成绩,可以借鉴。
⑤现阶段推广的重点应继续放在冷却水处理剂上,并把冷却水浓缩倍数由2提高到2.5以上,好是2.5~3.5,以提高节水水平;第二应大力推广污水回用作冷却水的水处理技术和药剂,这对于节约用水、减少污染都有很大的效益;第三推广不停车清洗技术和药剂,以保证现代化工厂的连续、高效、长周期运行,利于节能、高产;第四是大力推广絮凝剂使用,以加速污水治理的速度。
⑥在推广方式上,由于水处理剂多为水剂,规模效应不太明显,因此不宜搞大公司、大厂。可以以中小企事业单位为主,分散就地服务。但是需要加以联合,取长补短。应该鼓励小型技术服务单位的成立,建立为数不多的基本药剂工厂,配以大量可合成药剂。进行复配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通过水处理行业组织进行联合和交流,使企业间形成既有竞争又有联合的良好关系。
⑦目前在推广上还有一定的人为阻力,各行业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监测中心。应该用正常的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如地方质量监测站),采用已有的国家质量标准,加上用户自己的质量监测,来代替上述行业保护性监测。